学术交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交流 > 正文

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张弛研究员应邀到重点实验室做学术报告

2025年7月18日上午,青岛大学慎思楼308,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张弛研究员应我校山东省可再生膜材料重点实验室邀请,作了题为《低品质机械能采集与自驱动智能系统》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重点实验室逄尧堃教授主持,实验室相关领域教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报告会。

1F932

16468

摩擦纳米发电机是一种将人体和环境中不规则的、分散的、浪费的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新能源技术。针对人体动能品质低、器件功率密度小、能量供给效率低等关键问题,张老师重点介绍了摩擦电响应机理、增强机制、管理策略等方面工作。首先揭示了摩擦电对低品质机械能的有效响应机理,提出了低频、微弱机械能的高效采集方法;其次阐明了半导体界面摩擦的直流发电机制,原创性提出了摩擦伏特效应,刷新了摩擦发电性能记录;最后提出了摩擦电能量管理策略,提高了摩擦电供能效率,实现了低品质机械能环境中的传感器自供电。报告结束后,张弛老师与师生互动交流,耐心地解答了每位提问者的问题,现场气氛活跃,学术氛围浓厚。

张弛,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本科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主要从事微纳能源与传感领域研究,开创了摩擦电子学新研究方向。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自然原创探索计划(含延续资助)、联合基金重点、青年科学基金B类(原优青)等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220多篇,引用1.4万多次;获授权国内外专利50多项;出版中英文专著6章;做国际会议邀请报告60余次。入选Elsevier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以第一完成人获北京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技术发明二等奖、青年科技人才奖、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等。


返回顶部